栏目:fen 查看: 21
即“分庭抗礼”。见“分庭抗礼”条。
此处所列为“分庭抗礼”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分庭抗礼”原作“分庭伉礼”。《庄子・渔父》中曾记载一段关于孔子的故事。有一天,孔子带著弟子到郊外游玩,遇到一位老渔夫。孔子与他谈话后,觉得他见多识广,谈吐不俗,似非普通人,便问他住处,想再上门多向他请教些道理,没想到渔夫却不理会,撑船而去。孔子相当敬重他,站在岸边一直等到他人影消失后才离去。他的学生子路无法理解老师何以如此尊敬一位渔夫,便问:“学生侍奉夫子您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没见过有人这样对您。以往天子诸侯接见您,没有不以相称的礼节对待,您总还有些高傲不屈的神色。今天这位渔夫对您无礼,您却弯腰屈身,对他如此恭敬,有点不合理吧?”孔子便趁机教育子路,指出人无贵贱之分,只要懂得道理,都值得尊敬。文中的“分庭伉礼”指诸侯以分处庭中,相对设礼,以平等的礼节对待孔子。后来“分庭抗礼”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当。亦用于比喻两者对立。
01.《旧五代史・卷五一・唐书・宗室列传・秦王从荣》邵晋涵注引《五代史补》:“辇尤能为诗,宾主相遇甚欢。自是出入门下者,当时名士有若张杭、高文蔚、何仲举之徒,莫不分廷抗礼,更唱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