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di 查看: 19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内三门峡、黄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当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
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春秋・齐 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故事: 上古时代,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处有一座山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中,影响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时把两边的河道凿宽,这样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急流之中。三门峡分人门、神门及鬼门,其中鬼门最险,而砥柱却巍然屹立在急流中。
即“中流砥柱”。见“中流砥柱”条。
此处所列为“中流砥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中流砥柱”原作“砥柱中流”。《晏子春秋》书中记载一则“二桃杀三士”的故事:齐景公手下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对人傲慢无礼,于是晏子上谏言请求齐景公杀掉他们,并且献上计谋说:“不如赏赐他们三人两颗桃子,谁功劳大就可以吃桃子。”三人为了证明自己功劳大,争著要得到桃子,最后三人都因为争桃感到羞愧自杀而亡。其中古冶子在夸耀其功勋时说:“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大意是:我曾经和国君一起渡河时,遇到一只鼋,牠咬住车子左边那匹马的脚,拖著潜入砥柱山那段湍急的水流中。这里的砥柱山位于三门峡东,根据《水经注》记载,当年大禹治水时,这座山因为挡住水道而被凿开,之后河水流到这里就分流而过,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为砥柱。后来“中流砥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独立不挠、能担当重任支撑大局的人。
01.《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古治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源)
02.宋・黄庭坚〈跋砥柱铭后〉:“余观砥柱之屹中流,阅颓波之东注,有似乎君子士大夫。”
03.《文史通义・内篇二・文理》:“以为先生所以砥柱中流者,特以文从字顺,不汩没于流俗。”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