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tong 查看: 14
即“痛定思痛”。见“痛定思痛”条。
此处所列为“痛定思痛”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韩愈,字退之,唐河阳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长大。后来哥哥死于贬谪之地,靠著嫂嫂教养成人。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限制韩愈的志气,他努力读书,终于如愿在朝廷为官。但个性耿直的韩愈,屡次犯颜直谏,因而被一再贬黜。在韩愈给他弟子李翱的〈与李翱书〉中提及:他在京八九年,没有收入,都靠求人度日,过得非常辛苦。在心灵上也留下不小的创伤。事过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更是令人伤心得不知如何自处。可见他是如何地志不得伸。后来“痛定思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吸取惨痛教训,警惕未来。
01.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四・均田》:“不一月竣事,上下帖然。未知余之罪得小解否?痛减思痛,毛发尚自凛凛,恐老死无能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