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an

三缄口

栏目:san 查看: 6

三缄口的意思,下面是三缄口的详情
  • 三缄口的拼音:  sān jiān kǒu
  • 三缄口的注音:  ㄙㄢ ㄐㄧㄢ ㄎㄡˇ
  • 三缄口的繁体字:  三緘口
  • 三缄口的近义词:  三缄其口
  • 三缄口的组合结构:  
  •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
    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
    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 春秋时,孔子与弟子数人,乘马车来到洛邑太祖后稷庙里参观。庙堂右阶前,有一尊金人塑象,嘴上贴了三道封条,背上还铭刻着一段教育人勿多言,勿多事的话。多言多事,则多败患。后因用为谨慎言语的典故。 唐.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永忘一顾之念,难夺三缄之志。
    ”。

    【释义】

    即“三缄其口”。见“三缄其口”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三缄其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根据西汉刘向所写的《说苑》中记载,孔子曾经前往周朝首都,参观周王的祖庙。在祖庙右边的台阶前,立了一个铜像,他的嘴被重重封住,背上刻了一段文字:“这是古时候说话最谨慎的人。要谨慎啊!谨慎啊!不要多话,话一多,失误也必定多起来。”孔子就反身告诫弟子说:“这个铜像就是在告诫人们,平日谨言慎行,不要多话,就不会招来无妄的口舌之灾。”另外在《孔子家语》和《太公金匮》也记录了这件事。后来“三缄其口”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谨慎或不说话。

    【书证】

      01.唐・权德舆〈诫言〉诗:“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

展开全文
上一组:三街两市
下一组:三日耳聋
输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