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lao 查看: 27
老生:老书生。
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新意的话。
例子: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辨形:“常”,不能写作“长”。
辨析:见“陈词滥调”。
歇后语: 1. 孔明练琴 —— 老生常谈
2. 八十老翁练琵琶 —— 老生常谈
谜语: 新同学不发言 (谜底:老生常谈)
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术士管辂精通《易经》,尚书何晏和邓煬请管辂为他们算命何时才能升到三公之位。管辂不敢得罪他们,看了卦相,他讲大道理,请何晏忠于职守、体察民情、广施恩德,才能位列三公。邓煬很不高兴地说这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㈠“老生常谈”之“谈”,典源作“谭”。
㈡“谭”同“谈”。老书生的寻常言论。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语本《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
十二月二十八日,吏部尚书何晏请之,邓飏在晏许。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辂曰:“……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惠慈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宁。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今君侯位重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愿君侯上追之旨,下思之义,然后三公可,青蝇可驱也。”飏曰:“此老生之常谭。”
[1]文王六爻: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的爻辞。
[2]尼父彖象:孔子对《易经》卦义之注解。尼父,指孔子。〈彖〉、〈象〉乃系对《易经》经文之注解。彖,音tuàn。
[3]决:断定。
“老生常谈”原作“老生常谭”。三国时代,魏国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他从小对天文、星象、占卜很有兴趣;长大后,更对《周易》极有研究,常帮人占卜,十分灵验。有一天吏部尚书何晏请管辂到家中替他占卜,尚书邓飏也在场作陪。何晏对管辂说:“请你算算我有没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机会?还有,我最近常梦到有数十只青蝇往我鼻子扑,不知是什么预兆?”管辂听了就讲了一套仁义道德的道理,并且告诉何晏,只要依循先古圣贤的作为,就能名列三公,青蝇也可马上驱除了。一旁的邓飏听了,就说:“都是些老书生的寻常言论,一点新意都没有。”后来“老生常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
01.唐・刘知几《史通・卷三・书志》:“若乃前事以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说,成此游词,多见其老生常谈,徒烦翰墨者矣。”
02.《元史・卷一八六・归旸列传》:“时海内多故,旸上三策:一曰振纪纲,二曰选将材,三曰审形势。亹亹数千言,时以为老生常谈,不能用。”
03.《醒世恒言・卷四○・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良久,一吏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
04.《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05.《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只看他这『积』字,这『必』字,何等有斤两,有把握,只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谈读过去了。”
语义比喻时常听到,了无新意的老话。
类别用在“陈言旧语”的表述上。
①“有志者事竟成”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颠扑不破的。
②他的诗写得还好,就是老生常谈,少了点新鲜味儿。
③你的文章如果能避免老生常谈,别出一点新意就更佳。
④他的演讲内容乏善可陈,尽是些令人生腻的老生常谈。
⑤你不要瞧不起我这些老生常谈的话,这可是人生的真体验。
⑥没想到离开家后,最想念的就是母亲那几句老生常谈的话。
⑦他一逮住机会,就把他那套老生常谈的养生哲学搬了出来。
⑧他这首诗所说的,也是老生常谈,不外乎富贵浮云的老调罢了。
⑨今天消防节来谈防火,许多人必定生厌,但是老生常谈还得谈。
⑩当他开口说古人如何如何,我就知道这必定又是一场老生常谈的演讲。
a platitude
ありふれた平凡(へいぼん)な話
banalité(cliché)
aufgewǎrmter Kohl
повторять сто раз одно и тож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