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hai 查看: 29
蜃:蛤蜊。
古代传说蜃能吐气成楼台的形状。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把远外的楼台等城市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幻景多出现在夏天的海边或沙漠地带。现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海市蜃楼,好不热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正音:“蜃”,读作“shèn”,不能读作“chén”、“chún”。
辨形:“蜃”,不能写作“神”、“唇”。
辨析:“海市蜃楼”和“空中楼阁”;都可指虚无缥缈、实际不存在的事物。不同在于:①“海市蜃楼”多比喻容易幻灭的希望;“空中楼阁”常比喻理论、计划不能落空或空想等。②“海市蜃楼”偏重于远离实际的幻想;语义比“空中楼阁”重;“空中楼阁”偏重于无根据的空想。
歇后语: 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
谜语: 太平洋上一座城 (谜底:海市蜃楼)
蜃,大蛤蜊。传说蜃能吐气而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其实这是由于光线折射造成的自然现象。语本《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后用“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空中楼阁”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气象楼台;广野气成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1]蜄:音zhèn,大蛤,亦作“蜃”。
[2]宫阙:建筑富丽堂皇的宫殿。
在海边或沙漠,偶尔可以看到绿州或城市的景象,好像就在眼前,可是等到走近一瞧,却又消失了,这种现象就是“海市蜃楼”。古人利用丰富的想像力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他们认为这是因为有一种叫做“蜃”的大蚌壳,能够吐气形成楼台城市等景观。这样的想像说解,古人将之记录在正史中的天文历书中,如《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中,也记载著在登州的海边,偶而可以看到云雾中有宫室、人马的景象,称为“海市”。其实“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作用,而得远处的景物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这种现象多在夏天时的沿海一带或沙漠中出现。后来“海市蜃楼”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虚幻的景象或事物。
01.《骈字类编・卷四六・山水门・海・海市》引《隋唐遗事》:“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02.清・张缵孙〈正同学书〉:“在有识者,固知为海市蜃楼,寓言幻影。其如天下高明特达者少,随俗披靡者多。”
03.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茫茫回首,旧事皆空,亦与三女子裸露草间,同一梦醒耳。岂但海市蜃楼,为顷刻幻景哉!”
04.《红楼梦》第八五回:“第五出是达摩带著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些海市蜃楼、好不热闹。”
㈠
语义由于光线折射造成的自然现象或虚幻的影象。
类别用在“自然现象”的表述上。
①此地海面,到了夏天偶而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
②那年我在非洲旅游时,亲眼看见了海市蜃楼的幻象。
③在沙漠中旅行的人常会被海市蜃楼的幻象迷惑,而失去了方向。
④大家快来看!远处那片树林是海市蜃楼呢?还是真的是一片绿洲?
⑤海市蜃楼不只在沙漠会出现,在都市里也会因为烟尘的关系,而有此现象。
㈡
语义比喻虚幻的事物。
类别用在“空无虚幻”的表述上。
①荣耀如同海市蜃楼,似有似无,难以捉摸。
②这些空泛的名声,有如海市蜃楼,并不实在。
③他整天被一些海市蜃楼的梦想弄得沮丧不振。
④今夜且让我们来筑梦,纵是海市蜃楼也无妨。
⑤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⑥我不愿耽溺于海市蜃楼般的荣华富贵中,那是虚幻不足恃的!
⑦唉!此刻方知我的梦想原来都只是海市蜃楼而已,真叫人泄气。
形音蜃,音shèn。一种大的蛤蜊。不可写作“唇”。
strange and unreal appearance
蜃気楼(ちんきろう),ミラージ
mirage(chǎteaux en Espagne)
Fata Morgana(Luftspiegelung)
мирáж(мáрево)